虽然公务消费少了,“私人定制”、大众消费都是尚待开发的“热土”。继餐饮、酒店业熬过2013年年关之后,礼品行业也将迎来“难过”的2014年年关。昨日,华西都市报报道了“好想你”礼品枣关店、转型,而这并不是个案。
10月31日,中央纪委发出通知,严禁公款购买、印制、邮寄、赠送贺年卡、明信片、年历等物品。本该是礼品生意最火热的12月,在禁令之下却一片惨淡。成都一礼品公司的老板曾业,不得不选择在年底关门。“没办法,接不到单子,生意做不下去了。”曾业说,今年“节俭风”劲吹,高端定制礼品无人问津,中低端市场则杀价严重,赚不到钱,所以决定不做了。
昨日,记者从四川省礼品行业商协会得到的数据显示,成都大大小小的礼品公司不下2000家,往年近十亿的营业总额,今年遭遇了“腰斩”。大的公司靠产品转型谋出路,小的公司难以抵抗市场不景气的风险,纷纷选择关门或者转行。
公务员:今年没采购一张贺卡
在羊西线一家大型国企上班的白领张萌,发现到现在一本新年台历都没收到。“往年这时最多要收到10多个,今年一本都没有。”张萌在办公室问了一圈,发现只有3个同事收到了新年台历。而且,这些台历都是航空公司或者保险公司寄来的,而非平时有业务往来的企业。
张萌所在的企业,往年都要拨5-10万元的经费,用于定制台历、贺卡、礼品等,在新年和春节前发给各业务部门员工送给客户。但今年,上个月公司相关负责人李虹就接到了通知:今年不再印制台历和购买礼品。
“你不晓得‘禁卡令’嗦?不要再打电话来了,我们可不敢印。”挂掉一家印务公司打来询问是否要印贺卡的电话,姜可很是感叹。“以前最忙的就是年终,订年会酒店、订新年台历、贺卡和礼品,今年一下觉得清闲多了。”姜可是成都某机关的公务员,今年“节俭令”一出,效应立现,姜可没有采购一张新年贺卡。
企业:订单锐减7成小印厂停印
市场需求量的锐减,令印刷企业、礼品企业感受到了“寒意”。成都兴辉礼品公司的客户经理小王因为没拉到订单,10月的工资只拿到了800元。她告诉记者,按照这个趋势,她打算辞职。“每天都去跟客户磨,但基本都被拒绝。”
今年年初以来,企业和政府的会议以及接待大大减少,礼品需求量自然也大大减少。以往关系不错的客户大都向小王直言,没有谁再敢用公款订台历、贺卡。曾业说,高端市场看不到起色,中低端市场又因为竞争激烈,确实没得赚。关闭公司后,他决定在餐饮市场再觅商机。
礼品公司没生意,上游印刷厂也叫苦不迭。“订单至少下滑七成,一点都不夸张。”成都北新干道附近的一家印刷厂老板张世川告诉记者,前几年,不到10月就有大笔的贺卡、台历订单,“机器白天黑夜转,就怕赶不及交货。一个季度能做到上百万的销售额。”
眼下已接近元旦,订单已基本完成交付,张世川坦言,“基本上都是公司的单子,没有‘公单’,制作要求比较简单,数量也减少了。”
记者从多家印刷厂、印务公司了解到,年末生意异常惨淡,有一些小型印务公司甚至已经停印,“今年一单都没有做,我们已经不做贺卡这块业务了。”美意印务的杨姓业务经理表示。
变化
成都礼品消费市场骤降5成
兴辉礼品公司是在2011年开业的,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赚了近百万。“当时高端礼品市场很火,大客户一个订单就几十万。”曾业说,那个时候高端定制礼品,利润能做到30%以上。“房产商、药品经销商的生意都好做,会定制字画、蜀绣乃至活动纪念币。”而据业内人士介绍,商务礼品市场价往往在300元以上,公款消费的礼品价格往往都在1000元/件以上。
省礼品行业协会秘书长李琳琳告诉记者,金银币、琉璃制品等,都曾是公务消费市场的热点。记者在成都贝瑞礼品公司的网站上看到,琉璃礼品的价格从1000元到上万元不等,金银币的价格从1000元到3000多元不等。该公司一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以前年末高峰时出货金额可以达到10多万元,但现在几乎无人问津。
一些做电子礼品卡的网站也受到冲击。一家礼品卡网站的销售经理彭建兴告诉记者,200-1000元的礼品卡是往年最受欢迎的。“成都有五六家大型国企都是我们的客户。”他说,去年这些客户购买礼品卡主要用于年会奖品、客户礼物、员工福利等,而今年都喊停了,该网站本月的销售额也下滑了70%。
记者从四川省礼品行业商协会了解到,截至2012年,我省共有7000余家礼品相关企业。李琳琳告诉记者,成都有2000多家礼品企业,年销售额能达数亿元。自从去年“八项规定”出台后,行业就受到了很大影响,到今年年底,该协会预计销售总额有50%以上的下滑。
应对
转型大众消费和“私人定制”
“贺卡不好卖,已经不是今年才有的事情了。”作为礼品业业内人士,张世川认为,功能性降低成为市场遇冷的重要原因。“打个电话拜年的效果远比一张贺卡要好,成本也低,既经济又环保。至于挂历,更是很少家庭会用,下个应用程序能解决问题,实用性和装饰性都在下降。”
对于市场的变化,速彩纸制品有限公司经理秦旻也感受深刻,“禁令之下,市场萎缩是必然的。这时候公司更要做好一条龙服务,抓紧现有的客源。”秦旻告诉记者,现在他们也在抓“私人定制”的业务,面对大众消费圈子,将贺卡、台历个性化,“虽然目前的量不是很大,但很多客人都很喜欢拿自己的照片或小孩的萌照做台历送人,前景还是不错。”
“礼品行业在上海、北京等地做得很好,我们本土企业还比较落后。”四川省礼品行业商协会秘书长李琳琳说,本地企业绝大部分是工艺礼品的贸易商、代理商,不具备独立的设计能力,也没有生产厂家。“行业抗风险能力差,大环境一变大家都在叫苦。”李琳琳感叹,她还预计这股“节俭风”至少会持续四五年。
“整个行业都必须认清形势,积极调整转向以寻求生存发展。”李琳琳说,目前本土企业已经开始转型,从原来的传统商务、政务礼品,转向做旅游纪念品和促销礼品。
“特别是促销礼品,类似超市里各类促销赠送的水杯、雨伞等,面向大众消费价格适中的家庭礼品等,是企业主打的业务。”
记者手记
“靠天吃饭”不会长久
“以前是接订单接得手软,现在是收退单收得想哭。”义乌一家小企业主说,今年至少损失上百万。据义乌市文化礼品行业协会会长介绍,义乌生产台挂历等相关企业有一两百家,初步估计此次总损失金额至少上亿元。
虽然看到企业在禁令之下举步维艰,但我们的企业必须经历这样的阵痛与转型——因为,“靠天”吃饭,始终是不能长久的。实际上,礼品行业并不是唯一受到“节俭令”影响的行业,餐饮业、白酒业、旅游业,甚至汽车等行业,无一避免。中央禁令,并非要将这些行业逼上“绝路”,而是要让它们走上一条健康的、光明的路。
冲击之下,唯有求变。我们可以看到,餐饮行业在经历了2013年上半年的惨淡之后,纷纷转型走向大众消费,行业逐步回暖。我们期待,礼品行业能尽快求变。过了这个冬天,春天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