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除了成本问题,绿色印刷推广方面有哪些阻力?
陈迎新:除了成本方面的问题,绿色印刷企业还遇到人才和技术、原辅材料质量及性能、绿色印刷品的工价等问题。
当前,急需掌握绿色印刷技术的工人和高技能人才,而这些人才比较稀少。这是绿色印刷企业面临的一大问题。
印刷企业对环保型的原辅材料还不太熟悉,在使用的原辅料中,例如润版液及润版添加剂等材料虽然标识是绿色环保产品,但质量很不稳定且价格高,挫伤了绿色印刷企业的积极性。
此外,从开始推广实施绿色印刷以来,一批企业获得了绿色印刷认证,生产出绿色印刷产品,而绿色印刷产品加工价格同其他普通印刷品的加工价格没有差别。但原辅材料和各项费用不断增加,包括用人成本增加,使得印刷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这是绿色印刷企业期望尽快解决的问题。
总之,如何做到环保与效益双赢,是绿色印刷战略持续推进的关键所在。
如何完善绿色印刷相关管理措施?
完善行业监督管理;解决认证难的问题;完善绿色印刷的标准。
记者:目前,国家在鼓励和引导绿色印刷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陈迎新:2011年10月8日,原新闻出版总署与环境保护部联合发出《关于实施绿色印刷的公告》,对推进绿色印刷实施作出了全面部署。
2013年11月4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4部委联合印发《关于票据票证实施绿色印刷的通知》,要求“从2013年起,各地要开始在票据票证领域宣传推广绿色印刷;到‘十二五’末期,政府采购的票据票证印刷品基本实现绿色印刷;引导和鼓励其他各类票据票证逐步实现绿色印刷”。
记者:在推广绿色教材、绿色票证票据后,绿色印刷还将在哪领域推广?
陈迎新:目前,凹版绿色印刷标准正在制定之中,有望2014年出台。凹版绿色印刷标准颁布后,绿色印刷将在食品、药品包装等领域继续推广。
记者:围绕绿色印刷的相关管理措施,还有哪些需要完善?如何避免绿色印刷自我声明企业不达标?
陈迎新:完善绿色印刷相关管理措施,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完善行业监督管理,创造健康环境。政府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强化政策调节和市场监管功能,完善有关法律法规,严格落实市场准入和退出政策,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科技等手段提高管理效能,为印刷业创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对于绿色印刷的达标企业,应该享受到国家更多的优惠政策,包括资金和技术支持、业务支持、税费减免等。努力提高企业参与绿色印刷的积极性,让企业自觉投身于绿色印刷事业。
二是鉴于我国印刷企业众多,绿色印刷认证效率低和收费高的情况,应当适时增加第三方认证机构数量,以此来平抑认证收费,解决认证难的问题。同时,为了全面推动绿色印刷产品检测体系的建立,可以在每个省设立一个专门的机构,由政府或权威部门对具备条件的机构进行资质认可,获得认可的机构即可进行绿色印刷产品的检测工作。
三是进一步完善绿色印刷的标准。在制定绿色印刷标准中,不仅要包含对使用材料本身的限制要求,还应将材料生产者的管理纳入印刷材料绿色采购管理范畴。这样一来,印刷企业在选择材料生产商时就会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主动选择那些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实施环境保护措施的材料供应商。这不仅有利于印刷企业选择符合绿色标准的材料,更能够引导整个印刷产业共同来关心环境问题,引导企业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
四是尽快出台绿色印刷产品“企业自我声明”规范。《关于票据票证实施绿色印刷的通知》要求,将建立票据票证实施绿色印刷自我声明制度,积极推进自我声明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引导企业自主承诺质量安全责任、诚实守信。企业自我声明的内容不仅包括产品本身是否符合规范标准,还包括产品开发、制造过程以及企业本身、生产环境是否达标等。对于那些与自我声明不符、不能达标的企业将按照制度规范的要求进行处罚。
企业是市场主体,只有充分调动和发挥企业的主观能动性,相信企业、依靠企业,绿色印刷之路才能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