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2014年上海国际印刷周在国际博览中心落幕。全国18个省市250多家企业参展,3D打印、绿色印刷集体亮,可实现图书私人定制的按需数字印刷,成为展会一大亮点。业内人士认为,将来这项技术或将改变传统的图书生产销售模式。
按需印刷技术将经过出版社授权的出版信息全部存储在计算机中,需要时可直接印刷成书。作为今年印刷周展示亮点之一,图书按需印刷“一本起印”首次免费向公众亮相,参观者可在上百册图书中,挑选喜欢的直接在平板电脑上下单,一天即可印制完成发快递,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
带来这项技术的当纳利上海公司工作人员陈辰说,这种方式省去制版等中间环节,一本起印,即需即印,并以电子化库存替代图书的实物库存,避免了大量材料浪费和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
根据《人民日报》关于中国出版行业库存现状的报道,在中国每年出版图书品种冠绝全球的同时,中国出版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库存压力,目前出版机构的库存码洋居然比实际销售码洋多150亿元,库存码洋与销售额的比例已经拉大到1.77比1,也就是说,每一块钱销售额的实现,都要以近2块钱的库存额为代价。而那些小众的,专业学术性的图书,在所谓“压库存”的政绩要求下,印量一缩再缩,真正需要它的读者难得买到一本。图书定制可以做到书尽其用,杜绝浪费。不过,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印刷管理处处长周建平说,单纯的私人定制无法取代现有的图书生产方式,按需印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出版社角度来讲,他最关心的还是价格,也就是说私人定制的价格,和用批量生产的价格,肯定是有差异的,如果仅仅就是一个私人定制,不能达到批量规模化生产,那就不行。就是说定制是个性化的,但是生产是要规模化的。这个要有个过程,第一要建标准。等到我们生产线足够多,比方说一个规模一条线,一种纸张一条线,那么这时候就象欧美国家一样,就可以做到先定制后印刷的新型商业模式,彻底解决库存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