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格力大打价格战 印刷、包装等供货商恐遭殃!

发布日期:2015-01-27  来源:远东地平线微信  作者:ahprint
核心提示: 1月19日,在中国股市狂汇7%的日子,世界第一的空调制造商格力电器抢在中国政府发布GDP之前公布格力2014年度的业绩。报表果然是喜气洋洋,妥妥地1400亿元!连续两年,格力营收实现200亿的目标,格力电器真的是蛮拼的!

  1月19日,在中国股市狂汇7%的日子,世界第一的空调制造商格力电器抢在中国政府发布GDP之前公布格力2014年度的业绩。报表果然是喜气洋洋,妥妥地1400亿元!连续两年,格力营收实现200亿的目标,格力电器真的是蛮拼的!

  2014年,格力与竞争对手大打口水仗和价格战

  2014年12月29日,苏宁联手国内其他6大主流空调品牌美的、志高、海尔、海信、奥克斯、长虹,发起声势浩大的“破格行动”,把矛头直指格力。这种“6+1”围剿一个品牌的情况,在中国电器史上十分罕见。

  事件起因于几天前董明珠在经销商会议上的内部讲话,讲话中对海尔、美的、TCL、志高、海信科龙、奥克斯等竞争对手进行了尖锐点评。会上董明珠还抛出了“清场论”,她谈到:“我们后面还会有活动的,真正要把这些烂品牌、假冒伪劣、偷工减料的这些品牌全部把它消灭掉。”

  事实也是如此,今年9月底,格力刚刚宣布打响20年来首次价格战,11月又推出了以旧换新的促销活动。董明珠曾多次表示过,空调价格要下降30%。

  此外,董明珠还炮轰美的“一晚一度电是虚假宣传”。当小米和美的合作协议达成后,董明珠都不忘攻击道:“两个骗子在一起,是小偷集团。”据悉在节目中,董小姐还放言称,“我要做手机,分分钟,太容易了”、“做手机肯定会超过小米。”

  价格战的背后是格力的产能大跃进和家电业寒冬

  口水仗、价格仗一起开打且火力全开,格力等一二线电器巨头为何如此噪动不安?中国农村有一句土话叫做“槽里无食猪拱猪”,或许可以鲜明地表述当前的形势。

  近年来,由于中国经济持续下行和“家电下乡补贴”政策的取消,慈溪好当家电器、宁波宝洁电器、宁波波特尔电器、宁波丹鹤电器、浙江飞龙家电、顺德松洋电器、中山樱达电器纷纷破产倒闭。随着内需的不断走弱,格力等一线品牌也感觉到阵阵寒意。据统计数据显示,10月空调内销出货量同比增长5.5%,前10月累计内销出货量同比增长14.5%,但11月份内销下滑0.28%。

  为什么是格力先行开打价格战?这与格力盲目扩张的错误决策有很大关系。

  近几年来,当美的、海尔等竞争对手稳步收缩战线时,格力却在大力扩张。资料显示,格力在珠海、重庆、合肥、郑州、武汉、石家庄、芜湖等地大力扩张,投资建立了七大生产基地,目前员工总数近八万人。扩张决策最终导致格力产能过剩、人员富余的情况更加严重。

  在2012年3月,从格力代表“中国制造”亮相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开始,格力的国际化战略就正式启动了。然而,对于这个董明珠非常看重的海外市场,格力却接连吃憋。2013年9月13日晚上,格力电器突然发布公告称,将从美国和加拿大市场召回约225万台除湿器产品,该除湿机有可能引发过热、冒烟、火灾等危险。这次召回令董明珠非常沮丧,或将让格力面临10亿元的损失,也给格力的海外扩张计划当头一棒。董明珠甚至表示,不可能到世界的任何地方生产中国的格力,格力一定是在中国生产。

  内忧外患,中国电器行业寒意凛然,董明珠终于坐不住了,开始了主动出击。

  价格战对格力电器零部件供货商的影响

  董明珠曾经不止一次表示空调要下调30%,直接受益的消费者自然是力挺这位一直把自己放在镁光灯下的女强人。但是,对于那些格力携手合作多年的包装、印刷、电子、电器等零部件供应商来说,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作为2014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的25位商界女性”榜首人物,董明珠以其果敢的决断能力和强硬的管理风格而赢得了“铁娘子”的称号。行业人士曾经用董明珠‘走过的路不长草’来形容其强大销售能力。

  2015年刚开始,格力就把众多供货商也强行纳入到销售网络之中,美其名曰“供应链营销”。据一些供货商表示,格力硬性规定供应商拿出与格力年度合作额度的5%来购买格力产品(包括空调、冰箱、小家电等)。格力这一霸王条款让供应商十分恼火,却又无计可施。

  由于电器行业已经是微利行业,行业的利润率普遍在3-8%之间,格力对外公布的利润率也仅为7%。如果真的是将价格下调30%,格力是不是疯了?无论如何,春节过后,供货商被格力采购紧急约谈并大幅降低供货产品价格的戏码将不可避免。

  有些供货商大倒苦水,称目前给格力供货的价格已经压得很低了,如果再算上两三个月数期所带来的融资成本,为格力供货几乎利润可言。如果再降低产品报价,就只有偷工减料这一条路可走了。

  面对格力咄咄逼人的攻势,美的、志高、海尔、海信、奥克斯、长虹等一二线竞争对手将不得不跟进!毕竟消费者只认便宜又好用的产品,特别是在大多数人钱包不断缩水的情况下。如此一来,为这些企业提供产品或服务的数千家供应商恐怕就要遭殃了。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