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质检中心本次抽查行动结果发布后,记者电话联系了山东、浙江、河南等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印刷发行管理处及印刷产品质检站。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地方省局一直以来重视中小学教材教辅等出版物的质量监督抽查,并不断根据总局要求调整监督抽查重点、加大监督抽查力度、扩大监督抽查范围,此次参与针对本册类学生用品的抽查行动尚属首次。
浙江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印刷发行处处长于晓梅在向记者介绍了浙江省2014年春秋两季中小学教材教辅产品印装质量抽检情况后表示,浙江省局印刷发行处和印刷产品质检站今后会加大对于本册类学生用品的关注,不定期开展相关抽查。“一方面,我们将及时和教育部门沟通,在各地市教育系统招投标时,取消那些不能及时纠正问题印刷企业的投标资质;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配合媒体加强相关问题的宣传。”
马萍表示,国家文教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主要任务是依据现行有效标准对产品进行检测,2013年中心配合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中国文教体育用品协会召开了全国文具产品质量现状与分析报告会。同时,作为全国中小学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中心先后配合2014年“3·15”晚会、《消费主张》、《是真的吗》等央视栏目录制科普类节目,宣传文具产品质量知识。“希望通过以上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推动生产单位依照标准进行生产。”
荧光增白剂检测待加强
在此次抽查行动中,为了解学生本册内页纸张是否含有荧光增白成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质检中心依据《纸、纸板和纸浆亮度(白度)的测定漫射/垂直法》(GB/T7974-2002)对所抽样品的内页纸张荧光白度值进行了摸底测量。结果显示,139种样品全部测量出荧光白度值。荧光增白剂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由于目前对荧光增白剂是否有危害存在争议,国内尚没有权威机构的研究结论。但行业内多数人士认为,考虑到中小学生的健康安全,未来应该在标准上进行完善。北京华联印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尚义表示,纸张中含有荧光增白剂往往与追求高白度有关。荧光增白剂虽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一种危害人体健康的化学品,但有人以未见荧光增白剂对健康有害的文字报道为由,提出荧光增白剂无害的意见。王尚义建议,食品检测部门对荧光增白剂有无危害及危害大小、纸张中是允许添加、允许添加多少等做出结论并给出标准,印刷出版行业按此标准执行。
事实上,当前的一些标准已经从化学检测方面对荧光增白剂作出规定。记者从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了解到,该标委会已经将纸张中荧光增白剂检测参数纳入绿色印刷标准中,并对产品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提出了限量要求。记者查阅即将发布的《绿色印刷产品合格判定准则第1部分:阅读类印刷品》(征求意见稿)发现,在这一行业标准编制说明中,标准起草工作组在工作会议上讨论了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检测情况,执笔组介绍了63个检测数据的分布情况,参会专家就指标定标进行了充分讨论,确定从绿色印刷对整个行业引导的角度以及行业当前实际情况出发,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指标一定要有,考虑到再生纸中废纸浆本身含有荧光增白剂、部分彩色印刷品本身对纸张亮白度有一定要求等多方面因素,此次标准的定标不宜过高。
总局质检中心印刷复制检测质量部副主任信君告诉记者,虽然有现成的测量方法和检测仪器,但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均没有对学生教材、教辅及本册等内页纸张的荧光白度值进行规定,建议制定或修订相关标准,加入物理检测,与即将出台的绿色印刷系列标准形成体系,为保护青少年健康权益、加强行业质量监管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