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国际按需印刷发展案例分论坛在2015第六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上举行。数字出版展会上出现印刷会议,以往很多人眼中产业链上完全独立的两个环节如今“混搭”在一起,引发了业界的好奇,能容纳200人的会场内座无虚席,与会者分别跨越出版和印刷两界。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出版研究所所长徐升国将按需印刷与按需出版的融合形容为“一剂良药”。事实上,借助按需印刷技术“工具”,出版和印刷在进行各种“加法”之后,二者的边界正在消融,也因此绽放出更多融合之美。
“传统+数字” 装备制造融合
从此次活动主办方的身上就可见融合发展之端倪。北人集团公司——民族传统印机制造代名词;中国惠普公司——数字印刷领域国际巨擘。自二者在今年4月于广东东莞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广东)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上携手之后,时隔3个月,双方再次出现在本届数字出版博览会上。与此前在展会上的“高调联姻”相比,此次亮相显得“干货”更多。不仅双方就数字印刷领域的合作模式趋于明朗,而且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印刷技术研究所作为研究机构此次也加盟其中。
其实业内对于北人和惠普合作的探讨,3个月来一直没有停过。民族印机制造商北人也去代理进口数码设备,这是否是国产印机制造的又一次“出走”?面对质疑,北人集团董事长张培武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独家专访时给出了否定的回答:“北人与惠普的合作绝不仅仅是代理那么简单,打造国人‘用得起、用得顺、用得好’的数字印刷机才是我们的目标。”为此,老牌传统印机制造商北人通过和惠普的战略合作,不仅将数码印刷设备作为硬件支持,还将智能化、数字化技术融入传统制造中。除此之外,北人还将借助正在打造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工业机器人园区的技术优势,依靠工业机器人、智能技术等打破印刷环节的各个“孤岛”。一揽子解决方案赋予传统印机制造全新的活力。
“三方的强强联合,对数字印刷在出版领域尤其是按需出版领域的应用有着重大的意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数字出版司产业推进处处长王强如是评价以上三方的组合。
“出版+印刷” 观念融合
王强戏称参加此次活动“很忐忑”。之所以忐忑,是因为他还有些不适应在印刷行业的会议上谈数字出版,以往这种探讨大多都出现在出版圈内。实则他的出席正是产业融合发展大势的写照。王强感叹:“如今印刷与出版正在互相融合,印刷展上有涉及数字出版的话题,数字出版活动中也会看到关于按需印刷的讨论,在图书订货会等展会上数字出版和印刷都会出现。”
王强将“出版+印刷”的融合形容为一系列连锁反应。首先,市场用户需求、阅读习惯等发生变化;其次,内容生产者结合上述需求变化调整生产和服务方式;再次,印刷企业结合上游出版用户的需求再发生变化。
有着同样感受的还有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党委书记黄晓新。他认为,数字印刷技术从问世到逐步成熟的发展过程中,为传统出版业实现按需出版带来了原动力。这种融合不单单是指某几个环节,而是从改变出版人的固有思维开始,变革整个出版行业。在转型升级融合发展的时代,各个领域要抓住各自领域内探讨的共同话题进行融合。
“思维+技术” 模式融合
按需印刷技术的发展为中国出版业实现按需出版提供了技术支持。如果把按需出版与按需印刷比作思维与技术,那么二者的相互推动过程则是——思维进行创意,而技术使创意得以实现。这从美国出版印刷业近年的发展脉络中可见一斑。
据惠普全球数字印刷解决方案事业部创新项目策略发展经理洪欣敏介绍,美国出版业的发展过程就是出版和印刷融合的过程。欧洲最大的书籍印刷企业CPI、北美第三大图书制造商Courier、美国闪电源图书印刷公司、意大利Rotomail印刷公司等无不是在图书、信用卡账单等按需印刷和短单印刷领域有着卓越的成绩。
徐升国认为,当融合这剂“药”注射进了出版业之后,它会覆盖出版业的上游、中游和下游,传统的观念、生产模式、产业链贯通模式都会发生改变——按需出版终将主流化、出版逐渐平民化、出版机构由生产经营型向服务型转型,实体书店由卖产品向卖生活方式转型,印刷设备商由卖设备向卖解决方案转型。因为融合发展,按需印刷带给行业的将是整个出版业态的彻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