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警方通报了系列诈骗案。一诈骗团伙称在中国印刷设备、新技术还比较不成熟的时候,出现一批“错版币”,留到国外会对中国形象造成影响,所以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回收这笔“错版币”,到银行能换六七十万。通过调查民警发现,涉案的共有六人,他们作案时三个人一组,一个人负责扮演老街坊,或者老街坊的孩子去寻找事主,一个人负责出售错版币,还有一名身穿正装的嫌疑人扮演银行职员。
当这些老人拿着高价买来的错版币来到银行准备兑换时,才发现自己受骗了。北京市公安局丰台分局刑侦支队接到报案后发现,近半年来,以高价兑换错版币名义实施的诈骗在北京的多个区县都有发生。
家住北京房山的王先生今年70岁了,他买下这张错版币花了3万多元;
北京石景山区的陈先生被骗10万元以后,老伴撒手人寰……
据统计,从去年年底开始,因此受骗的老人多达23名,涉案金额共计300多万元,其中被骗者大多是年龄在7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
视频:“错版币”诈骗案告破
在此之前,已有类似诈骗案件发生,为了避免更多人上当受骗,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错版币”如何印刷而成,又有哪些骗术。
揭秘天价“错版币”如何印刷而成
简单地说,错版体现在印刷品上是属于印版的差错,人民币的图文在印版上是不可能出现错误,而在印刷过程中使印刷品上出现了某种差异,不是印版错误而是在印刷中因某种原因导致印刷品上出现了某种差异,不能称错版只可称之为印刷“变体”(异)或“错体”。
早在2005年底,中国人民银行曾声明,印钞厂印制钞票时使用的印版、制造硬币使用的钢模等是一个整体,在印制过程中,不可能出现局部倒置或颠倒的问题。因此,类似的“错版货币”是不存在的。目前发现的所谓“错版货币”是有人在原有货币的基础上经过人工制作的。如果认真地观察或借助放大仪器观察,就会发现人为的刀切、粘贴、修刮的痕迹。声明中还表示,人为制作“错版人民币”属于“故意毁损人民币”行为。利用“错版货币”进行诈骗的,将受到有关法律制裁。
“变体”或“ 错体”的纸币,在流通中确有个案存在,产生的原因基本上来自钞纸上和印刷中,如出现“复耳”、“折白”、“水印瑕疵”等,是造纸中产生的问题与印版无关。出现“露白”、“漏色”、“错色”、“墨污”、“水印移位”、“裁切偏差”等,是印刷中产生的问题也与印版无关。这些变异的印刷品均属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残次品,原则上都不会流出厂外,就算是有漏检流出的个案残次品,虽有研究或收藏价值但无天价的市场效应,更不允许违法进入市场拍卖或交易,根据《货币法》等法律的有关规定,持有者可依法到银行进行兑换。
揭秘“错版人民币”各种骗术
错版骗术之“异形水印”
特征:人民币出现莫名其妙的水印
揭秘:使用隐形笔等荧光颜料画的。
错版骗术之“图案倒置”
特征:钞票中部分图案是倒着的
揭秘:将左右对称的图案切出来,倒着粘上去即可,只要做工精细,不用放大镜看不出破绽。
错版骗术之“水印倒置”
特征:水印方向偏差
揭秘:与图案倒置一样,先切下来,再倒着贴回去。
错版骗术之“偏移”
特征:该人民币图案偏移,币面横跨两到四张纸币图案。
揭秘:第四套人民币推出过四连体钞,罪犯通过自行裁切四连体钞得到图案偏移的单钞。注意此币冠字号,必然为EE等连体钞编号。
错版骗术之“福耳”
特征:纸币多出一角
揭秘:基本为通过裁切连体钞得到的。这种错版理论上确实可能出现,但是概率之低接近不存在。
错版骗术之“折白”
特征:纸币中多出折白部分
揭秘:切出需要留白的形状然后贴其他钞票上的白纸。这种错版理论上也是可能出现的,同样概率之低导致几乎不可能在现实中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