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电同步对于出版业来说,已成为一大重要发展趋势。将纸书转化为电子书看似容易,但实则困难重重,尤其对于引进版图书来说难度更大。对于出版人来说,什么样的图书更适合转化成电子书?如果没有实现纸电同步,该如何对后上市的电子书进行营销?
5月底,《百年孤独》电子书登陆亚马逊Kindle商店。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百年孤独》电子书推出的实在太晚了。他们认为,纸电同步不过是将编辑电脑中的文档格式转换为mobi格式,甚至连排版都可以直接复制,无需花费大量心力。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对此,新经典文化副总裁黎遥坦言,《百年孤独》从纸书到电子书的版权争取过程实属不易。2010年春节前后,《百年孤独》的纸书授权终于谈成,经历了近10年时间;2018年春节前后,《百年孤独》的电子书授权终于谈成,经历了8年的时间。
一本纸书的电子书版权开发,为什么那么难?
在《百年孤独》电子书版权开发的过程中,主要有两大难点需要突破:一是价格问题,二是版权保护问题。
从价格方面而言,因为该书纸书畅销多年,纸书版权的价格以及版税已经不言而喻。但电子书如果授价过高,新经典难以负担;如果偏低,版权方肯定不会答应。因此要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并不容易。
从版权保护方面来说,尽管中国近年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但西方世界对中国依然疑虑犹存,版权持有人对于中国版权保护仍然存在担忧。为此,新经典多年坚持介绍中国电子书市场的情况,以及亚马逊纸电同步对于作品的作用及价值。功夫不负有心人,对方的疑虑终于被冰释。
新经典《百年孤独》的情况并非偶然,目前国外版权持有人对于国内电子书市场版权保护的信心仍然有待提升。但可喜的是,随着国内对于版权保护相关立法、版权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电子书市场的发展来看,这一现象正在逐渐好转。
以亚马逊Kindle为例,目前中国已成为亚马逊全球Kindle设备的第一大销售市场。而亚马逊电子书包月服务(Kindle Unlimited)今年3月的数据中显示,中国的注册用户数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60%,注册用户总数仅次于美国和英国,中国已经成为KU的全球第三大市场。亚马逊Kindle在中国良好市场表现,帮助国内出版社对外购买电子书版权时,能够掌握充足的数据参考。
比如,今年纸电同步上市的《刺杀骑士团长》。亚马逊中国副总a裁刘书表示,亚马逊Kindle的大数据在帮助上海译文出版社与村上春树作品版权方谈判时,起到了重要作用。该部作品最终纸电同步的版权全球只同步给到了中国和美国两个国家,而亚马逊Kindle也将继续与出版机构进行紧密合作,帮助中国出版机构争取到更多纸电同步的版权。
而今年上半年,纸电同步发行也成为一大重要趋势。亚马逊中国今年4月发布的“亚马逊中国全民阅读报告”显示“纸电一起读已成阅读主流,一半以上受访者在过去一年会同时阅读纸质书和电子书”。而亚马逊中国年中图书销售数据也进一步印证了这一点——上半年纸质新书前100名近七成实现纸电同步发行,且纸电同步发行重点书籍在销售上表现抢眼,纸书新书榜和Kindle付费电子书新书榜前十中纸电同步发行书籍各占六席和七席。
此外,通过图书电子化重新推广经典书籍也是亚马逊在2018年上半年推广阅读的重要方式。《百年孤独》Kindle电子版在今年5月30日首次推出后即热销,不但在首发当日登上当天Kindle付费电子书的销售冠军,在年中Kindle付费电子新书榜也位居第12位。可以说新经典长达8年的努力,没有白费。
什么样的书适合做成电子书?电子书又该如何营销?
电子书版权到手了,可营销工作怎么做?《百年孤独》Kindle电子版的热销,与新经典的营销手法同样息息相关。
《百年孤独》的电子书营销,已经无法像8年前纸书那样用“唯一正版”的方式来宣传了。经过8年时间,《百年孤独》在长篇小说中的“经典”地位已经无法被撼动,但如果电子书也主打“经典”概念,则略显老套与俗气。对此,新经典决定用另一个方式来营销——打破《百年孤独》的“门槛”。
对于这本经典小说而言,其实很多人并没有读完,从这本书复杂的人名与人物关系就可见一斑。知乎上有很多关于《百年孤独》“阅读晦涩”“没心思继续看下去”的问题,新经典抓住这一点,今年重点从“如何阅读《百年孤独》”入手进行营销,打破读者对于“经典”的畏惧感,使得更多人以读完该书为目标,从而实现销售目的。
此外,除了去“门槛”外,新经典还通过提高“门槛”来推广纸电同步。比如,针对亚马逊Kindle用户质量较高的特点,新经典对于东野圭吾《解忧杂货店》《嫌疑人X的献身》等过去被认为是无法登上大雅之堂的“地摊式悬疑小说”进行适当的“身份矫正”,通过精装出版等方式,使读者认为这些书同样是可以摆在自家书架上的经典图书。
黎遥表示,经典作品电子化面临的最大挑战是通俗化。“我们说去掉门槛,是把进门的路降低一点,但是不能低到尘埃里面”,他表示,以《百年孤独》的作者马尔克斯另外一本书《霍乱时期的爱情》而言,如果将该书当作网络文学作品来宣传就不太合适了,因为这本书仍然是一部文学作品。出版机构很多情况下容易在宣传推广时犯这种错误,导致作品很难找到与之相匹配的正确的读者。
据悉,新经典在挑选适合纸电同步的作品过程中,主要重视三点:第一,阅读体验。“举一个例子,像一本设计师装修自己家的书,里面有大量彩色的图片。因为艺术类的纸的介质,印出来的图的纵深会比电子介质的纵深显得好一点。所以对这一类的书,我们在电子化的过程中就比较谨慎。”黎遥说。
第二,阅读篇幅。“像《德川家康》这类作品尽管阅读门槛不高,但它的长度很成问题,有500万多字。”黎遥坦言。对此,新经典的做法是分册、分部,尽量使作品的部数显得小一点。同时,对作品进行领读等方式降低阅读前的焦虑。
第三,市场表现。“以《百年孤独》来说,亚马逊的大数据表示每天都有人想要阅读该书的电子版。”黎遥肯定了市场数据在纸电同步的作用,并表示,“出去旅行4、5天,可能带不了那么多的书,但是带一个Kindle会很方便,可以拿出古龙、金庸、张爱玲等穿插起来读。” 所以,上半年新经典联合亚马逊中国推出了《张爱玲作品精选》《王小波作品大全集》《三毛作品精选套装(6本套装)》《保罗•柯艾略作品精选》《1Q84》等众多中外经典之作在内的Kindle电子书版本。
纸电同步,会不会对纸书销量造成影响?
买了电子书,读者肯定就不会买又贵又沉又占空间的纸书了,这肯定是出版机构对于纸电同步的最大担忧。那么纸电同步到底会不会威胁纸书的销售呢?
在这个问题上,刘书以《刺杀骑士团长》为例进行了说明。她认为,读者在完全不了解作品内容的情况下,通过Kindle电子书的“发送样章”及图书简介等功能,读者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该书的情况。亚马逊中国致力于纸电同步,其实主要也是为了帮助用户能第一时间看到想看的书。
与此同时,经过亚马逊的大数据分析证明,纸电同步会促进纸书的销售。“一本新书是有生命周期的,从预售开始到生命周期比较旺盛的时候,大概是18个月。纸书也好、电子书也好,只有它们两个的生命周期重合,才会最有效率地用到所有的寿命资源。”刘书说。
据悉,在新书出版前,亚马逊中国会与出版社编辑、出版业内资深人士保持密切的沟通。同时,会通过亚马逊的大数据来发掘“什么样的书是适合上的”“什么时间上”等。所以,新书纸电同步是亚马逊中国与出版机构双方互动的结果。而对于经典图书的电子书化方面,亚马逊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全球大数据系统,可以分析、判断什么样的书是用户想看的,什么样的书是用户持续想看的。基于以上大数据内容,亚马逊会有目标地挑选图书并跟出版机构沟通,一起推动Kindle电子书的上线。
而黎遥也持有同样的观点。今年上半年,新经典和亚马逊中国合作推出了不少经典图书的电子书套装,并不断推进新书和重点书的纸电同步。
在他看来,纸电同步对于图书来说肯定是正向的。“电子书跟纸书是一脉相承的。比如说《解忧杂货店》,2014年上市后销售成绩保持在第一、第二名;2016年该书的电子书却全面地超过纸书;今年上半年,电子书和纸书都增长了大概3倍。”此外,黎遥认为纸电同步可以利用长尾效应解决印数担忧。“好多纸书在中国可能只能印1000册,比如《德川家康》因为篇幅长,加印的时候会比较谨慎。但有电子书了,压力就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