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作为印刷工人,他可能是出版业里最苦的那个

发布日期:2018-08-15  来源:澎湃新闻
核心提示:我曾在北京的出版行业工作五年多,前后在四家出版公司工作过,从我入这行的时候开始,就总能听到大致如下的言论:“图书出版是夕阳产业,没情怀真的做不下去,太清贫了。畅销书作家和明星们出书把一大半钱赚走了,纸厂、印刷厂和图书发行渠道商再赚走一部分,剩点薄利再让出版公司的老板赚点,留给编辑们的奖金、绩效几乎为零。”

  我曾在北京的出版行业工作五年多,前后在四家出版公司工作过,从我入这行的时候开始,就总能听到大致如下的言论:“图书出版是夕阳产业,没情怀真的做不下去,太清贫了。畅销书作家和明星们出书把一大半钱赚走了,纸厂、印刷厂和图书发行渠道商再赚走一部分,剩点薄利再让出版公司的老板赚点,留给编辑们的奖金、绩效几乎为零。”

  我在这四家公司上班时,我的同事们都在抱怨他们是这个行业最苦的,又因为能力不足或者岁数大了,最终还是没有勇气做出换行的决定。直到后来,我自己编辑制作的一些书进入了后期印刷流程,我有机会去印刷厂盯印,才发现图书出版这个行业,如果说有最苦的,可能是印刷工人。

  我认识的一个印刷工人,他叫胖仔,来自河北邢台一个贫困的农村,是个三十多岁的单身大汉,朴实憨厚。

  我和胖仔认识快四年了,说来也巧,我虽然前后换了好几家出版公司,但是北京的出版圈子不大,合作的印刷厂圈子也不大,我供职的几家公司竟然都跟胖仔所在的印刷厂有长期合作。

  也是这种机缘,我和胖仔每隔两三个月,会因为书的后期印刷而在印刷厂见一面,虽然算不上朋友,但久而久之也成了熟人,对他的故事也略知一二。我偶尔也从一个印刷厂工人的角度,重新审视中国图书出版行业的现状及问题。

  在讲胖仔的故事前,我先讲讲印刷厂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如果有喜欢江苏卫视主持人孟非的读者,可能在一些电视访谈中知道他年轻时是一个印刷厂工人,我觉得他描述的印刷厂很真实,当然如果你有机会去的话,你会发现那场景更真实。

  真正的印刷厂可不像很多文艺青年想象的那样,一切都是特别美妙的存在。真实的印刷厂,形象点说更像是一个陈旧的工业车间,在这里你能看到长长的印刷机在不停地运转,印刷内文,几个工人在机器旁边校色、添墨、盯印刷机的转动,旁边还有若干女工把印刷好的内文裁剪成书的每一页。你能看到车间里飞扬的纸屑,以及闻到让你失去嗅觉的油墨味。

  在印刷厂的工作真的极其乏味、无聊,如同一个输入了固定代码进行循环往复工作的机器。

  胖仔就是这里一个普通的印刷工人,他在这个工厂工作快八年了,从最初不拿工资的学徒到如今拿着底薪五千的印刷主管,他觉得他一个初中毕业、从最贫困农村走出来的人,好像终于在这偌大的城市找到了存在感,即使他们的印刷厂在北京最南边的大兴区黄村,已经都快到河北的地界了,基本跟首都没太大关系了,但是他还是觉得自己有能力在北京生根。

  而作为一个旁观者,在旁边看到这些是很让人心酸的,没有太高文化水平的他们被封闭在这个印刷厂之内,朝九晚九,天天如此,每个月只会休息一天。休息日也就是在黄村的中心地带逛逛,他们根本不了解北京的房价早已高得他们穷其一生也买不起。这是一群游离在北京城市边缘,却为北京的文化出版产业付出巨大贡献的群体。

  我国大多数印刷厂采取底薪加班制,就是每个人根据岗位和职务定一个基本底薪,如果想赚得更多就只能加班。因为印刷厂的机器是不能停下来的,印刷厂采取倒班制,人可以休息,但机器不休息。如果哪个人想多赚一些,那就跟机器一起不休息。由于长期地加班以及纸屑、粉尘的吸入,一些印刷厂工人在岁数大了之后,可能会患上尘肺病。

  胖仔就是一个尘肺病患者,他经常在车间是忍着胸痛的。每次我去印刷厂盯印,都能看到胖仔在地上吐很多痰,里面还带血。我从来没有怪罪他不卫生,因为他经常要在印刷机器边盯着墨是否均匀,根本没时间去洗手间,虽然洗手间就在车间的一个角落,但下水道的味道有时会压过墨香味。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