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联合报》今天刊发著名香港作家马家辉的评论文章《找寻香港书展的文化能量》,该文介绍了香港书展,认为书展有文化力量,其实认真地、全面地看待书展的真面目,等于认真地、全面地看待香港社会的文化取向和阅读需要。
文章摘编如下:
今天是第24届香港书展开幕之日,估计将有8、90万人次观众参与,而江湖一直传说,其实早就超过100万了,只不过主办单位故意把数字压低,以免触犯消防安全条例;100万是一条分界线,在此以上和以下的防火安全措施极不相同,主办单位精明,弃高取低,节省成本。
江湖传说向来只宜姑妄听之,但不管是100万抑或80万再或60万人次,即使撇除了南来游客,仍属可观,足以反映香港社会百态的某些侧面。若纯以人口比率计算,香港书展想必是两岸三地最具规模和最有人气的华文书展,这样的活动出现于这样的城市,到底传达着什么讯息?
当然有人倾向从阴暗的角度出发评论,譬如说,只因香港根本没有足够的好书店,香港人始会于一年里的一个星期内挤去买书;又如说,只因香港人在平常日子里根本不买书也不看书,所以这一年的这一个星期,即使参观书展,亦只是凑高兴、看热闹,跟实质阅读的关系不大;再如说,只因香港人跟书展主办单位一样的精明,香港出版社亦很灵活,这一年的这一个星期遂成为库存书本的杀价催销周,7折6折5折甚至10元一本,尽快出清存货,卖的高兴,买的更高兴,买卖双方各得其所,能卖出的都不见得是好书。诸如此类,都对香港书展的文化价值不太重视。
真的吗?真的只是这样?
是的,所谓阴暗角度不一定不正确,只不过显然不足以全面理解香港书展的意义与重量。这样思考好了:如果香港确是一个阅读冷漠的城市,每年有7天要把接近七分之一人口吸引进场,实在需要非常准确而犀利的文化营销本领,而于进场之后,难道观众就真的不会受到文化感习和拓宽视野?
别忘了香港书展每年售书数百万册,雅俗兼容,而且每年例必有一两百场的演讲论坛,从出版专业的内部研讨到文学名家的议论纵横,以至明星出书和嫩模签名,多元混杂,总不应该被视而不见或存而不论。
从莫言到李敖,从张大春到朱天心,从詹宏志到王安忆,从韩寒到九把刀,皆曾在香港书展登台说艺,每场听众皆有两三百人甚至逾千之多,难道这些活动都不算数?都不被计入香港书展的活动成绩单之内?
每年7月,当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牵拖着行李箱到香港书展看书购书,总有不同的动机和理由,而又总会在众声喧哗里偶遇他们从没期待的书本和活动,由是开展的眼界、延伸了趣味,由是在往后的日子里找寻他们先前从没想过自己会阅读的第二本书、第三本书,以至于第N本书。更何况,两岸文化人和文青都来了香港书展,他们碰头,他们谈事,许许多多的合作念头由此萌芽衍生,这是既无形亦具体的文化爆发力,亦是香港书展的关键文化能量。
其实认真地、全面地看待书展的真面目,等于认真地、全面地看待香港社会的文化取向和阅读需要。开幕了,今天,香港书展。如果你刚好身处香港,总有去逛的理由。